遠離社群的那些日子。

by 沙發米Shammi

每天一睡醒,就是看社群們有沒有通知,看看發佈的文章、限動,有沒有多了愛心或按讚數?把數字點掉後,再打開通訊軟體,查看有沒有未回覆的訊息,有的話就會煩燥「怎麼那麼多事!」,沒有的話就會失落「原來我是一個人」,接著一整天,除了廣告訊息,悄無聲息。



❝ 你社群恐慌了嗎?

以下是我透過社會觀察得出的結果 ↦

睡醒後第一件事就是滑手機,確認各個社群有沒有通知,且會焦慮未即時回覆。
如果社群沒有通知,會開始失落。
不管做什麼事,都只為了「分享到社群」。
希望家人朋友從社群認識我,例如朋友問你「早餐吃了沒?」
但你下意識的說「有啊,我有PO限動」
看完社群,覺得更沒自信,為什麼大家的日子都那麼精采?
沒辦法離開社交平台,只想不停滑社群,只想在社群上學習技能、吸收資訊。


❝ 我遠離社群的原因

有天突然意識到「面對社群我累了」,說不上來的理由,但決定把相關的App移除後,開始認真過自己的生活,也把「自行架設網站」的想法給實現了!

.

我整理出遠離社群的五個理由 ↦

一、無條件吸收非自己的動態

很多不屬於我個性的動態,會影響到我對我自己的想法,譬如說我今天不想打扮,但看到化妝的教學,就會覺得自己是否太廢太醜?整個自信大打折扣(。í _ ì。)

二、想做的事太多,但花太多時間在社群瀏覽,變成沒有時間可以做

常常滑動態,時間過得超快,一個小時過了,兩個小時過了,該做的事情卻一再被拖延,最後變成沒有時間可以完成想做的事了。

三、想把負面訊息發佈給大眾,利用社群分散負面情緒

抱怨、負面訊息發佈至社群,讓他人無條件吸收,很是不妥,就如同第一點的感受,所以,也不想帶給其他人一樣的困擾。

四、吸收太多資訊,無法讓腦袋休息

太多知識可以學習,樂於分享事物是好事,但太多想學習的事情,會讓腦袋無法好好休息。

五、發現自己逐漸為了分享至社群而生活

這個心理狀態不太好形容。

.

.

.

❝ 我做了什麼改變?

一、將社群平台帳號關閉

二、刪除社群APP

三、想用手機的時候玩益智遊戲

四、每天安排當天行程

五、將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學習與閱讀

.

.

.

❝ 遠離後的感想?

感觸很多,也讓自己好好生活了,雖然負面的時間居多,但也學會怎麼調整心理狀態,而不是一眛的往網路上砸,身心舒暢啊,也多了很多時間觀注自己喜愛的事物,利用照顧孩子的鎖碎時間去閱讀、看劇、寫文章,學習程式語言、修圖、畫圖,培養第二專長。

意識到自己在社群的黏著度越來越高的時候,就一直很想阻斷,但又不停想著,沒使用後,我的生活會變得怎麼樣?會不會沒有方向?沒有目標?不知道該做些什麼?

結果是「什麼都不會發生」。

反而規劃了很多不一樣的事物,自學到更多事物,同時也了解真正的家人、朋友,該如何互動的,這篇也許會不定時更新,也很歡迎大家跟我分享社群平台帶給你的好處與壞處哦!

.

.

.

❝ 後記

最近找了一份工作,結果這份工作過份依賴「LINE」,什麼事都只透過LINE維繫,好像信箱不存在一樣的那種…,但只能說好險最晚下班時間是18:30(不加班的公司真的好少見啊),約七點左右就不會有人使用「LINE」傳送訊息了,我就在想,為什麼企業會這麼習慣使用通訊軟體來維繫呢?除了免費又能快速連繫,還有什麼特別是我不知道的呢?…_〆(°▽°*)


[讀者您好:很高興您閱讀完此文章,如果喜歡留言「喜歡」與點一下「愛心」或是「分享」,祝您一整天都有好心情哦(´▽`)]

Photo by Prateek Katyal on Unsplash


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